close

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 日常生活中,在你考慮要不要去運動,或者睡前要不要吃點零食的時候,常常會有「腦子裡有兩個小人」的聯想。一個小人代表勤奮和克制,一個小人代表懶惰和放縱,他們總是對立,吵得不可開交。 這也是你常常糾結的原因。 但現實情況卻往往是這樣,比如說起床的時候,腦子裡還是有兩個小人:一個小人說,「好睏啊,再睡會兒吧」。另一個小人說,「好啊好啊!」 這個時候,你沒有了糾結,但事後卻有更多懊悔。 身為心理學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著有《思考,快與慢》。他在書中提出,我們的大腦有兩種思考模式,或者說有兩套系統:系統1運用直覺,進行快速思考;系統2運用理性,需付出努力,運行相對慢很多。 ... 系統2接收系統1的信息和判斷,能監督系統1的運作,但往往自身能力有限,而且系統2比較懶惰,常常擅離職守。這就像我們大腦中有兩個小人的比喻一樣,決定了我們的很多個人行為和社會現象。了解這兩個小人的特點,也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控生活。 01 敏銳的直覺,常常造成錯覺 直覺總是很敏銳的,我們可以在瞬間捕捉到身邊人面部表情的變化,也可以在人群中一眼就認出熟人的身影。而這種敏銳的反應,在我們面對危險的時候也顯得至關重要。 作為運用直覺的系統1,快速且高效,但在我們如今複雜的現代社會中,也有兩個致命的弱點。 第一個弱點,就是認為所見即所得。我們總是傾向於不去懷疑信息的真實性和片面性。 所以我們明知道很多時候照片是「照騙」,卻依然樂此不疲地去發布或者欣賞。在我們用通訊軟體和他人聊天時,如果對方的頭像是一隻可愛的貓咪,我們也會下意識地把對方和可愛聯繫起來。 如果我們聽到有人介紹「阿飛從小就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大腦自動地就會把了解到的有限信息,構建出一個阿飛在開懷大笑的畫面,而會忽略掉阿飛在漫長的一生中,其實也會有很多不開心的時候。 書中也提到「光環效應」,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這個人的全部。中文裡我們說「愛屋及烏」,就是不僅喜歡這個人的全部,包括這個人身邊的一切也都喜歡。「光環效應」也有反面的效果,不喜歡一個人,就不喜歡這個人的一切。比如,如果我們覺得一位運動員很醜,我們就很可能會低估他的競技能力。 第二個弱點,是替代原則。也就是說我們會用一個簡單的問題,來替代一個複雜的問題。 當有人問「你最近覺得幸福嗎?」,我們會快速地回想最近是不是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如果足夠開心,就會是肯定的回答,而會忽略掉其他時候的體驗。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找一批年輕人,然後分別詢問兩個問題:1. 你最近覺得幸福嗎?2. 你上個月有多少次約會?最後發現他們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沒有相關性。 然後這個實驗再找另一批年輕人,同樣問這兩個問題,只是把提問的順序調換一下。最後發現,他們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有很強的相關性。也就是說,第一個問題回答約會次數越多,對於第二個問題,就越可能覺得自己幸福。 在實驗中的第二批人,下意識地用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回答了第二個問題。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列一個清單,分別進行幸福度的評估,再最後得出結論,來說明自己最近是不是幸福。日常的對話和思考,往往都是在幾乎一瞬間完成的。 02 謹慎的理性,常常內存不足 當系統1的運行遇到阻礙時,便會向系統2尋求支持,請求系統2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比如碰到了「17×24」這樣的乘法題的時候。 我們常常說「理性的光輝」,但《思考,快與慢》告訴我們,運用理性的系統2總是有兩個問題:忽視和懶惰。它在需要運用理性的地方,常常缺席。 書中提到錨定效應,是指我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支配。比如在討價還價的時候,雙方總是在最先提出的價格基礎上進行調整。 另外,系統2也負責抑制系統1產生的衝動。但正如我們在最開始提到的兩個小人的例子,懶惰和放縱的小人總是會有更強大的能量,使得我們在需要自我控制的時候,常常做不好。 03 一個大腦,兩套系統 丹尼爾·卡尼曼也認為,我們可以把兩個系統「想像為大腦內部的兩個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徵、能力和局限性」。 ... 而在這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支配下,我們總是忽略事實上的機率,只關注身邊和最近發生的事情。同時我們又容易樂觀和自信,常常忽略競爭,在規劃項目的時候總是不會去過多考慮潛在的風險,因此延期或者追加投入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這樣的兩套系統,並不是相互衝突的。正好相反,他們是相互補充,相互支持的。系統1和系統2,直覺和理性,造就了我們之所以為人的特徵和稟賦。在一些情況下會是弱點,但也讓我們擁有自我察覺和自我改進的能力。 而也正是因為我們擁有的這兩套系統,讓我們生存至今,從其他動物中間脫穎而出,演化出如今這樣燦爛又輝煌的社會和文明。 結語 丹尼爾·卡尼曼從不同人的不同特點中發現:有些人傾向於系統2,而有些人則更接近於系統1。也就是說,有些人傾向於用直覺,有些人傾向於用理性。 我們自然知道,偏向於兩個極端的情況,都是不可取的。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時刻保持警覺性並不是一件好事,想要這樣做也並不實際。總是質疑自己的直覺,會使我們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而且低效。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找到一種平衡:找到自己可能會犯重大錯誤的情境,然後在風險很高的時候,盡力避免這些錯誤。 另外,雖然在很多場景下,我們的大腦有弱點,但發現別人的錯誤總比發現自己的錯誤更容易。所以我們作為可以進行良好溝通和協作的物種,多和他人溝通,多聽取他人的意見,可以讓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策。

 

 

內容簡介

人生投資的起點.理財贏家的養成祕笈
獵豹財務長給投資新手的最佳入門書

  投資理財的人這麼多,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在開始投資理財之前,由擁有20餘年投資經驗的獵豹財務長為你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書內容分為五大區塊:(1) 個人資產負債檢視與投資的前置準備;(2) 基本的經濟理論與簡單實務;(3) 投資分析與決策;(4) 著名泡沫事件的回顧;(5) 投資心理分析。

  從本書中,你將學會掌握財報的關鍵數字,懂得在景氣循環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並聰明避開投資理財的陷阱。只有成為策略型投資人,才能讓你成為長線贏家,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作者簡介

郭恭克

  知名財經部落格作家,人稱「獵豹財務長」,政大EMBA財管所、考試認證合格證券分析師(CSIA)。曾任好樂迪及錢櫃企業財務長、荷銀投信副總、富邦投信協理、國泰人壽「證券投資小組」研究員、債券投資組長。著有《贏家聖經》《散戶啟示錄》《投資心法豹語錄首部曲》《耕讀狂想曲》《獵豹財務長投資魔法書》《獵豹財務長投資藏寶圖》《獵豹財務長投資羅盤》等書。平日喜歡與同好交遊,但不與上市櫃公司掛勾,也不拿各種金主回扣,不利用媒體坑殺投資人。

目錄

推薦序一》穩健踏實的贏家策略∕吳啟銘
推薦序二》投資理財者的良伴工具書∕李長庚
推薦序三》投資世界的第九又四分之三號月台∕黃國華

自序
前言

第1章  你做好生涯規劃了嗎?
生涯規劃與投資理財/本書各章意旨與要點說明

第2章  財富人生不是夢
建立自己人生的資產負債表/訂出個人最短期的財務目標/分析個人近幾年淨資產增加的來源

第3章  踏出投資理財的第一步
細說從頭/洞悉人性的貪婪/建立金融投資前的基礎工程──穩健的財務管理

第4章  掌握經濟趨勢,成為策略型投資人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爭戰/透視經濟社會中的供需基本原理/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做一個策略型投資人/長線贏家的生存法則

第5章  善用股權與債權兩類獲利工具
損益表暨三大獲利指標/投資並非投機/股票投資的前提與本質/用投資報酬率決定投資成本/剖析股東投資報酬率的玄機/債權投資及獲利本質

第6章  因應景氣循環做好資產配置
解讀各種投資策略的謬誤/景氣循環的成因與類型/不同景氣階段與投資策略

第7章  解讀投資史上重大的泡沫事件
荷蘭的鬱金香狂熱/英國的南海泡沫/日本房地產、股市泡沫與台灣股市奇蹟/世紀交替的美國科技泡沫/其他重要的泡沫事件/泡沫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8章  透視投資心理,避開投資陷阱
找出個人在投資市場的定位/認識常見的投資理財陷阱/投資心理與人性管理

結語

 

推薦序一

穩健踏實的贏家策略

  恭克兄是政大EMBA財管組的高材生,本人在講授「企業評價」財務專題課程時,對其印象十分深刻。他的個性非常沉穩,做事態度有條不紊,投資理財的態度在別人看來,或許「保守」,但卻十分務實穩健。現今台灣金融市場上,流行著所謂「財富管理」、「理財專員」、「財務規劃師」等,許多人花很多時間鑽研理財專業,不僅想使自己理財成功,也想幫別人理財出主意。實際上,很多人的理財會失敗,不是因為資訊不足,也未必是因為專業知識不夠,而是被自己的個性與習性打敗的。

  本書花很多時間談論事前規劃的重要,如何掌握景氣循環隨勢而為,如何避免股價總是買在高點,如何透視投資心理,做好人性管理,並提出投資史上許多重大泡沫事件來說明人性的非理性部分。這正是本書的主要特色。很多人都知道,無論是哪種投資工具,「買低賣高」才能賺超額報酬,但很多人的行為卻是「追高殺低」,錯誤的理財行為與個性一旦養成,再多的資訊與知識,也無法挽回理財失敗的命運。

  本人為美國財務分析師(CFA),且在政大講授個人理財、高等投資學、企業評價多年,且積極地進行各式金融理財的投資活動。深信理財成功的四大關鍵在於:一、懂理論;二、懂歷史;三、懂心理;四、懂市場交易制度。本書主要集中在前三部分,作者儘量以具體例子來說明,使本書的可讀性提高不少。

  本書可使讀者了解到:一、透過「規劃」,才能按部就班,達成理財目標,不要妄想「快速致富」;二、審慎投資的重要性:追隨群眾追高殺低,還不如採穩健的股、債平衡資產配置;三、在面對動態的總體經濟情勢、景氣循環下,如何動態調整資產配置;四、透過對「人性弱點」的了解與歷史泡沫事件的警示,應如何避免理財的重大錯誤所帶來難以回復的損失。

  書中的陳述十分平穩,沒有太多譁眾取寵的言辭,或是神奇的快速致富公式,卻已掌握理財的核心,以台灣投資人習於「衝進衝出」的交易特性,卻往往幾十年後,理財仍繳白卷來看,本書可以使讀者更冷靜地、更有長期謀略地規劃理財與做好投資決策,按時達到「財務獨立與自由」的境界。

吳啟銘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副教授)

推薦序二

投資理財者的良伴工具書

  投資理財不難,只要一句「買低賣高」,但難的是如何落實執行,因為投資理財所牽涉的因素錯綜複雜。「買低賣高」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唯有透過不斷地觀察、思維、行動及驗證,逐漸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得以安心理財。

  恭克兄以自己多年的經驗探索,深知投資理財之奧妙關鍵,很誠懇地說明基本觀念及應注意的事項。在景氣循環的時空轉換中利用不同轉折點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且要能克服心理的盲點才能致勝,並列出著名的歷史事件以為投資人之殷鑑。

  各種球類競技首重基本動作要紮實,同樣的,投資理財基本觀念也要清楚,基本動作要紮實。恭克兄不厭其煩,以自己所見所聞及親身經驗,說明重要的基本觀念,清晰簡單易懂,值得有心人仔細研讀。

  本書作者為本人昔時同事,其對投資理財之研究全力以赴,成就為傑出的基金經理人。當其面臨職涯規劃時可以擁有自在的選擇權,不必為生計而犧牲自己的理想,實得力於其多年力行投資理財之成果。作者以其親身經驗所得,很有條理地闡釋其理念,沒有誇大的口號及炫人的財務模型,只是平實的心得分享,足以提供給有心致力投資理財者寶貴的經驗分享。

  蒙恭克兄不棄,致送其文稿,仔細閱讀後,一以為恭克兄之成就而喜,一以因恭克兄不藏私之心胸而感動,乃不揣淺薄,簡備數語為之推薦,誠為有志於理財投資者之良伴工具書。

李長庚
(本文作者為國泰金控總經理)

推薦序三

投資世界的第九又四分之三號月台

  我常常回想自己20年前剛剛踏入投資世界時,以及回首那些年所接觸到投資相關理論與知識,只能用不勝唏噓來形容,早年的財經書籍或相關參考文獻,不論作者是多麼具有市場知名度或是學術地位,他們始終無法跨越財經論述世界中最難的那道鴻溝,一道橫梗在經濟財務理論與金融投資實務之間的鴻溝,不論國內外,始終很少有財經論述者具有優遊穿越理論與實務鴻溝的分析能力。

  為什麼很難讀到打通理論與實務任督二脈的財經書籍呢?答案其實很簡單,有能力者少,有意願者更少,有能力又有意願者更是鳳毛麟角。許多在市場打滾很久的實務派人士,多半只能寫些技術線型或簡單的財經口訣,一旦碰觸到理論根據或思考核心,就無法自圓其說;有些學養淵博的學術泰斗,雖然在純粹理論世界內游刃有餘,卻無法實際掌握金融市場脈動,也無法細究投資世界中現實醜陋的人性動機,淪為象牙塔內高閣經典;投資市場中也有少數兼具理論實務的大內高手,但礙於文筆與口才,無法將豐富的經驗與學養傳授於世;當然相反的,卻有更多連理論與實務都一竅不通的草包,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將嚴肅財經的論述簡化成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最糟的是,許多財經論述者背後擁有商業與炒作目的。不論上述哪種論述,對於剛要踏入投資領域的新手別說沒有幫助,甚至還要慘遭歪理洗腦而蒙受長年累月的損失而不知呢!

  作者郭恭克多年以來與我亦師亦友,也是我認為在台灣的金融市場中,唯一能夠同時具備基礎理論、投資經驗實務、論述的文字能力、清楚的邏輯觀念的一代投資宗師,更難能可貴的是,成名多年的他,從來沒有利用自己的地位去謀取非法利益,也沒有運用自己的知名度去從事金融商品的行銷。

  本書的內容涵蓋三大領域,一是最基礎的理財觀念與金融市場入門知識,第二是教導讀者相關的財務知識,以及舉出50個上市櫃公司的例子,一個一個去解釋如何運用財務數字與比率去了解被投資公司的價值,第三是解釋重要的總體經濟數據,以及如何根據這些冰冷的經濟趨勢去做多與空的投資決策。這三大範疇恰好是投資新手必經的投資入門,也是投資世界的起點。

  讀了這本書後,不免大嘆,當年要是有這種兼具學養與實務論述的財經書籍,我的財經自學過程中,就無須浪費時間在技術分析以及造神者的裝神弄鬼上頭,就好像哈利波特,如果一開始沒人帶著他到倫敦車站第九又四分之三號月台,相信以一個麻瓜而言,是無法抵達魔法世界的。

  對於投資人而言,此書也許就是投資世界的第九又四分之三號月台。

黃國華
(本文作者為獨立財經作家)

前言

  老實說,我並沒有很大的本領可以教人如何投資致富,因為「富有」所代表的含意對每個人來說並無一致。職場工作20多年,我看過各式各樣的人,有的整天汲汲營營,想盡辦法討好上司、主管;有的人則總是一副懷才不遇的模樣,鎮日鬱鬱寡歡。這些人往往都是罹患週一症候群的高密度族群,但卻也是職場上離職率較低的族群。為什麼呢?原因不外乎,年紀輕的要存錢準備結婚基金;有上進心的則拚命攢錢,計劃出國讀書;少部分的月光族則生怕如果沒薪水領,就會被現金卡銀行追逼卡債。至於已經結婚且育有小孩的人,每天周旋於褓姆、幼兒園、安親班間,經常為了支付褓姆費及小孩的學費而焦頭爛額。

  不可否認的,仍有少部分的族群憑著努力工作、用功讀書(現在從事任何行業都要有幾張證照)而攀上金字塔頂端,但這樣的比例往往少的可憐。近20餘年來,台灣因為跟上美國資訊電子產業榮景,加上員工高額分紅配股制度,因而造就出不少年輕的科技新貴。但隱藏在媒體聚光燈後面的,卻是一堆在職場或產業界中每天超量工作的人員,他們有的耽擱了婚姻,有的失去完整的家庭生活,辦公室幾乎成了生活中的全部。而大部分的上班族也注定是受人擺佈的一群,遇到好的導演,或許還會跟你溝通劇情,假如遇到不欣賞你的,便落得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這時的挫折感自然不言可喻。

  過去這幾年,國內有許多因為不想過單調且受人擺佈的上班族生活,跑到山上、田野,開起民宿或休閒農場,其中不乏高學歷或位居職場中高階主管者。然而,若深入探討就不難發現,這些人的創業資金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千萬。另一個現象是,前幾年於世貿中心舉辦的全國連鎖事業展覽會中參展的攤位及參觀人潮屢創紀錄,除了顯示國內景氣當時確有好轉跡象外,真正的意義是,想要脫離朝九晚五生活型態的上班族正與日增加。然而,無論你想轉投資什麼行業,創業資金都將是上班族轉職前首先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另外一個有趣的話題是,不同世代對於退休年齡及退休準備金的看法及目標。

  據調查顯示,越年輕的世代越想提早退休,而且他們所認定退休準備金的金額遠高於五年級(含)以前出生的世代。這裡面反映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六、七年級生,因年紀尚輕,可工作的餘命仍長,因此對未來懷抱無窮期望,期盼在未來漫長的職場生涯上能夠趁早賺足一大筆錢,可以提早退休。至於已邁入中年且仍在職場奮鬥者,面對自己再過10幾年或20年,不管願不願意、退休金存得夠不夠,都將被迫離開職場,在現實的壓力與考量下,反倒不會設定太大的目標和金額。事實上,這些人中能按自己的期望提早退出職場者少之又少,並不是他們不想學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一樣,早些過著釣釣魚、彈彈琴的悠閒生活,而是現實的經濟壓力讓他們縱使所設定的退休準備金額度遠低於六、七年級生,仍無法安心退出職場。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期盼自己是球場上主控發球的那個人,沒有人願意終生像只棋盤上的卒子,任人擺佈。年輕時,我們都有滿腹的理想與抱負,可是,曾幾何時,我們的理想與抱負在職場生涯的種種衝撞下逐漸消逝。

  很顯然,懂得利用職場努力工作之餘的時間,不斷充實自我投資理財的專業知識,並且累積經濟能量的人,無論面臨人生突如其來的抉擇,或是想要按自己的規劃,開創人生新局時,都能具有較強的主控權,以及人格上的自由和尊嚴。

  我們也發現,在自由資本主義社會裡,自我經濟力量是決定你可以在人生道路上快意自由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無論你從事任何行業,都需要比別人用心、努力。如果你是經過努力,目前已經擁有較多自由的幸運兒,在此恭喜你。如果你還深陷人生的泥淖,請不要氣餒,讓我們循著本書,一起步入強化自我經濟力量的學堂,這裡面將提供你投資經驗分享、趣味化的投資學理課程、歷史軌跡,以及自我人性管理的探討等。希望透過這一系列漸進式的學習過程,讓我們都可以在人生道路上及早累積財富,呼吸自由、尊嚴的空氣。

自序

  國內外經濟情勢及金融市場行情不斷產生新的變化,有些是市場投資人早就預期中,有些則是出人意表,讓一些穿著光鮮亮麗的市場分析師及投資專家不斷跌破眼鏡。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個人已放棄用線圖去預測股價指數的高低或個別投資標的價格,對我來講,那不是我的專長,看似簡單的線圖解讀,如果未經嚴謹的邏輯分析就形成投資決策,就像企業家找一個「算命師」評估新投資案一樣荒謬。

  本書意旨主要想傳達如何透過簡單化但嚴謹的分析過程,並提供個人在投資市場多年實務經驗分享,期能使大家藉由趣味化解說以釐清如何成為穩健型的策略性投資贏家。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對於出版社給予高度的創作自由與尊重,我願意藉此表達誠摯的肯定與謝意。個人深知,這本書並沒有立即吸引讀者目光的聳動內容,也沒有速食餐式的香辣氣味,對出版社而言,將會是在選擇商業利益與扮演知識傳遞者中間的痛苦抉擇,針對此點,個人也再次表達感佩之意。

  對我個人而言,每次投資理財決策常常是一趟孤獨寂寞的旅程,在涉險前進的過程中,周遭環境常常宛如伴隨惡狼哭號與絕地險灘般險惡,學會如何面對孤獨並冷靜思考,透過嚴謹邏輯分析,方能絕地逢生、化險為夷。在投資領域的職場生涯中,個人也曾汲汲於追求周遭環境給予的掌聲,但當孤獨面對自我時,舞臺上的自己竟像競技場中無論輸贏都將面對死亡的野獸般。我開始冷靜思考,投資理財路是否走入歧徑?

  當我開始學會享受冷靜的孤獨快感後,投資報酬竟慢慢開始好轉,在財富累積的過程中,有很多思考無法透過文字或語言的傳遞,因此在投資領域上,個人過去寧可選擇與孤獨共處。此番不恥將過去拙劣投資心得形之文字,誠如國泰金控長庚兄所言,但願自己能以「不藏私的心胸」將心得詳盡地向所有讀者報告。

  近幾年,投資之路雖仍冷絕孤獨,但能令家人得到更長遠的生活保障,卻使我深刻體會不斷從投資活動累積能量的重要性,加上職場上非自己所能完全掌握的不確定感,更讓身為上班族的我體認到透過投資理財累積生活保障的重要性。

  凡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本書雖經努力編撰,若仍難免有疏漏之處,完全係個人才疏學淺,還望諸位讀者不吝指正以為修正依據。並誠摯祝福大家投資理財順利!

郭恭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72257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建立自己人生的資產負債表

一般人被問到退休這個問題時,直覺想到的是「我目前到底存了多少錢?」接下來,又會想到:「到底多少錢才夠我安心退休?」

有一次,我和政大研究所的同學們,以及教我們企業評價、頗具知名度的吳啟銘老師,無意間聊到同樣的問題。吳老師笑笑地說,扣除自用房屋及貸款,大約需要100萬美元才能安心退休吧!

當下我暗地想著,回家後要詳細算看看,自己還差多少?

同樣的問題,據問卷調查七年級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新新世代人類,他們大部分的答案竟是要超過新台幣1億元才能安心退休。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把預期通貨膨脹率也給考慮進去,若沒有,恐怕1億元還是不夠!

更妙的是,有一次我與在金融投資業界工作的一位老同學吃飯,席間我們又不經意地聊起同樣的問題。他的答案更妙!

「1億!算什麼?人家都是講2億!」他拉高嗓門說道。
我被他講的2億給嚇到,連忙問:「2億?太多了吧?」
「哪會多!『回憶』加『記憶』不就是兩『憶』嗎?」

他老兄不急不徐的解釋所謂的「兩憶」,聽了令人不覺莞爾。這「兩憶」的說法雖有點揶揄、挖苦、自我解嘲之意,但多少也道盡了屆臨職場退休卻無足夠積蓄的難堪處境。

很顯然地,你把這個問題拿去問10個人,恐怕會得到超過10個以上的答案。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需求不同、價值觀不同、人生目標不同……,套句經濟學上講的,「個人偏好」及「滿足程度」不同。欲望低的可以清心寡欲、怡然自得,但遇到族繁人盛的家庭,縱使緊衣縮食,恐怕仍有不足之慮。

在這裡,我不想重複許多理財專家都會提到的,如何計算合理退休金的方法,因為有太多不可預期的變數會隨時間演變發生,像過去有人靠存款利息安穩過退休生活,不過前提必須是享有18%高額利息優惠,否則,以現在銀行存款利率低於2%的實際情況,恐怕要不蝕老本也難。

縱使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可以說明到底多少錢才足夠提供安全無虞的退休生活,在此仍然可以提供幾個穩健的步驟,幫一般上班族衡量個人財務管理上的主客觀條件。

商學相關科系的學生都知道,一家公司最重要的三個財務報表是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其中以資產負債表最能永續呈現一家公司過去、現在及未來可能發展的情況。

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經營,其實和一家公司資產負債表的運作沒有兩樣,差別在於,除非你是政府高官或民意代表,否則根本不用定期公告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更不用對很多人負責,充其量只要能夠對上奉養高堂、對下養育子女便可。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yyn3L24.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6342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園減肥中醫門診諮詢台中中區控制食慾方式的中醫減肥方式潭子中醫減肥減重成功案例苑裡減重門診
造橋減肥門診推薦 太平針灸穴位埋線減肥 南港減肥減重瘦身有效實例很多的中醫診所龍井針灸減肥中醫診所 龍井中醫減肥埋線 北屯中醫埋線推薦的中醫診所龍井針灸減肥中醫診所 大雅不與經期衝突的中醫減肥門診 南屯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下半身瘦身有成效大園穴位埋線中醫診所 造橋腹部瘦身中醫診所 潭子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胖因調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tt75gg86g 的頭像
    ttt75gg86g

    特賣會最新情報.

    ttt75gg86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